
毛主席晚年有一条禁令,中南海无人敢违背,只要一个人破例
毛主席晚年有一条禁令,中南海无人敢违背,只要一个人破例
作为党和国家的首领,毛主席一贯严厉自律,从不搞特别,对高档领导干部和身边作业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厉,要求军令如山,不得跨过雷池。<\/p>
毛主席有一条禁令,许多高档领导干部都知道,人人都不敢违背,却只有一个人破例,他不只违背了禁令,还公开叫嚣,可谓胆大包天。<\/p>
这个人,便是王洪文。<\/p>
<\/p>
“四人帮”中,王洪文年岁最轻、资格最浅、才能最差,却是蹿升速度最快的。<\/p>
王洪文出生于贫农家庭,参过军、当过兵,转业后到上海某国有工厂当工人。<\/p>
王洪文这个人文明,本质不高,可是胆子大,敢打敢拼,靠着“武斗”成了“造反派”的头头——当上了“上海工人革新造反总司令部司令”,再后来跟张春桥、姚文元等人勾通在一起,大搞装备夺权,当上了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、上海市委第三书记。<\/p>
王洪文的敏捷兴起,引起了毛主席的留意。毛主席看中了王洪文敢“革新造反”,更看中了他工农兵阅历齐全,可以说根正苗红,便有认识选拔重用他。<\/p>
在毛主席的关照下,年仅34岁的王洪文被选为中心委员。<\/p>
毛主席很注重王洪文,把他当作接班人培育。1972年,毛主席把王洪文从上海调到中心共作业。1973年8月,经毛主席赞同,38岁的王洪文当选为中心委员、中心政治局委员、常务委员会委员、中心副主席,可谓一步登天,火箭蹿升。<\/p>
毛主席知道王洪文根柢差,缺乏经验,为了培育训练他,毛主席指定周恩来总理亲身帮带王洪文处理党务政事,还亲身带王洪文密布接见外宾,到会重要会议,向外开释选定王洪文作为接班人的激烈信号,对王洪文可谓用心良苦。<\/p>
惋惜的是,王洪文德不配位,才能也不可,完全是烂泥扶不上墙,以至于孤负了毛主席的培养。<\/p>
<\/p>
被毛主席选为接班人今后,他非但没有吃苦学习,积极作业,尽力进步,反而暴露出自己胸无大志的本性,整日目不识丁,好吃懒做,游手好闲,醉心于打猎、射击、垂钓,俨然成了一个纨绔子弟,甚至连毛主席的禁令都不放在眼里。<\/p>
王洪文到了中心后,住在了垂钓台国宾馆。<\/p>
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招待场所,常常有重要外宾下榻,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住在垂钓台,毛主席、周总理尽管不在此常住,但也常常在垂钓台作业和歇息。为了维护水质,保持环境,垂钓台管理局规则制止在垂钓台垂钓。<\/p>
不能在垂钓台垂钓,其实最早是毛主席做出的一条不成文规则,毛主席亲口说过:“垂钓台无鱼可钓”<\/strong>,所以垂钓台管理局便就此做出明文禁令。<\/p>
其实,毛主席这句话不只是制止垂钓,还有很深的政治涵义,不必明说,高档领导干部都懂,所以我们都很识相,没有一个人不敢违背禁令,在垂钓台垂钓。<\/p>
可王洪文却不论这些,他公开违背毛主席的禁令,常常一个人在垂钓台垂钓,身边的作业人员好意提示,他却不以为然,垂钓台管理局方面慑于他的淫威,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不敢直接干涉。<\/p>
有一次,王洪文在垂钓台钓上来一条大鱼,快乐地手舞足蹈,对作业人员大声说:<\/p>
“谁说垂钓台无鱼可钓?!我这不是钓了一条大鱼吗?”<\/strong><\/p>
政治敏锐性低到这种境地,注定了王洪文早晚有一天会跌跟头。<\/p>
果不其然,毛主席后来传闻王洪文的斑斑劣迹后,曾提示过他要留意,不要搞“四人帮”,搞帮派会栽跟头的,可是王洪文本性难改,仍旧依然故我。<\/p>
<\/p>
最终,毛主席总算对王洪文完全绝望,抛弃了这个接班人,而王洪文最终也作为“四人帮”之一,被牢牢钉在前史的羞耻柱上。<\/p>